(1)一个人要懂得礼义廉耻。
(2)礼义者,国之基也,而权利者,政之残也。
(3)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
(4)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
(5)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荀子
(6)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
(7)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仲
(8)礼义由孔氏,且贬道以求容,恶在其释事而退也?
(9)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10)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王符
(11)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张则国令行。上维不张,国乃灭亡。
(12)民知畏法,而无礼义;于是中圣乃设辟雍庠序之教,以正上下之仪,明父子之礼,君臣之义,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弃贪鄙之心,兴清洁之行。
(13)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
(14)贪之甚,甚昏蔽而忘礼义;求之极,则争夺而致怨。
(15)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16)中国儒家推崇忠孝安邦,礼义治国,注重现实生命的人文精神,而西方文化是理性的求知文化,强调以法治国、法律主治。
(17)有些人提倡礼义廉耻,自己的所作所为却往往与礼义廉耻毫不相容。
(18)俗语说:"礼义生于富足,盗贼出于贫穷",可谓一语破的。
(19)旧社会有些提倡礼义廉耻的人,自己的所作所为,往往与礼义廉耻毫不相容。
(20)我国传统文化崇尚礼义、智慧,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情绪对身体的影响,提倡心平气和、中庸之道。
(21)她这种人连礼义廉耻都不顾,还要脸面干什么?
(22)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有礼义之邦的美称,在现代社会中礼尚往来也是社会交际的常识。
(23)孔子说自暴自弃就是说话不遵守礼义,自己残害自己。
(24)旧社会有些提倡礼义廉耻的人,自己的所做所为,往往与礼义廉耻毫不相容。
(25)鸿荒之世,圣人恶之,是以法始乎伏犠而成乎尧,匪伏匪尧,礼义哨哨,圣人不取也。
(26)婴闻之,轻死以行礼谓之勇,诛暴不避强谓之力。故勇力之立也,以行其礼义也。
(27)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
(28)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做人要以礼义交际,以廉耻律己!
(29)只是,倭仁不懂得政治制度为何事,依然尊奉古圣先贤的礼义人心的说教,不足为训。
(30)我们国家一向坚持原则,讲求信用,平等待人,历来被誉为礼义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