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谓农历正月、五月、九月为斋戒之月。于此三月尤须作善以要福。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寅、午、戌月,世人多斋素,谓之‘三长善月’。其事盖出於佛书。云大海之内,凡有四洲,中国与四夷特南赡部一洲耳。天帝之宫有一镜,能尽见世间人之所作,随其善恶而祸福之。轮照四洲,每岁正、五、九月,正在南洲,故竞作善以要福。至唐高祖武德二年,遂詔天下,自今正月、五月、九月不行死刑,禁*。”参阅“三长月”。
三长的解释.北魏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党长、里长、邻长的合称。《魏书·高祖纪下》:“初立党、里、邻三长,安民户籍。”《魏书·食货志》:“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阴阳家指年月日之首。《隋书·艺术传·萧吉》
善月的解释佛教对正、五、九三个月的称谓。谓此三月,世人宜持长斋,慎言行,特修善业,故又称斋月。元德煇《敕修百丈清规·祝釐·善月》:“正五九为善月。预先一日,维那令堂司行者,覆住持报库司,掛善月牌于殿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