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电子课本查找: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
范文大全查找:
合同
申请书
各类稿件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演讲稿
主持稿
心得体会
办公文秘
致辞讲话
导游词
祝福语
工作报告
条据书信
更多
作文大全查找:
读后感
观后感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节日作文
日记作文
书信作文
题材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
文学阅读
更多
语文基础查找:
造句
台词
近义词
反义词
褒义词
谚语
谜语
贬义词
拟人句
排比句
对联
百家姓
歇后语
绕口令
更多
百科知识查找:
星座运势
美食推荐
旅游攻略
地方特产
热门影视
健康养生
儿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识
礼仪知识
节日知识
理财知识
更多
首页字典

泐字的意思

泐
拼音
注音ㄌㄜˋ
部首氵部
总笔画7画 结构左右
笔顺丶丶一フ丨フノ统一码6CD0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è(ㄌㄜˋ)

⒈  石头被水冲激而成的纹理。

⒉  石头依其纹理而裂开。

⒊  凝合的样子。

⒋  同“勒”。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to write; to indite; veins in mineral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石头因风化遇水而形成的裂纹 [cracks marks of perforations on rocks caused by actions of waves]

泐,水石之理也。——《说文》

词性变化

〈动〉

(1) 裂开;解裂 [split of rocks according to their natural veins]

石有时以泐,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此天时也。——《周礼·考工记》

(2) 铭刻,用刻刀书写 [carve]。如:泐石

(3) 用钢笔或铅笔在纸上或其它材料上记录书写 [write]。如:手泐

康熙字典

泐【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盧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德切,𠀤音勒。《說文》水石之理也。《徐鍇曰》言石因其脈理而解散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石有時以泐。

《廣韻》凝合也。

潭名。《唐·裴休題泐潭詩》泐潭形勝地,祖塔在雲湄。

《集韻》六直切,音力。義同。或作氻𣲒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泐【卷十一】【水部】

水石之理也。从水从阞。《周禮》曰:“石有時而泐。”盧則切〖注〗徐鍇曰:言石因其脈理而解裂也。

说文解字注

(泐)水之理也。各本水下有石字。今刪。𨸏部曰。阞、地理也。从𨸏。木部曰。朸、木之理也。从木。然則泐訓水之理、从水無疑矣。淺人不知水有理。又見下文引周禮說石。乃妄增一字。水理如地理、木理可尋。其字皆从力。力者、人身之理也。从水。阞聲。形聲包會意也。大徐無聲字。盧則切。一部。周禮曰。石有時而泐。考工記文。石隨其理而解散。石之理如水之理。故借用泐字。水理猶地理。故泐以阞會意、形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