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电子课本查找: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
范文大全查找:
合同
申请书
各类稿件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演讲稿
主持稿
心得体会
办公文秘
致辞讲话
导游词
祝福语
工作报告
条据书信
更多
作文大全查找:
读后感
观后感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节日作文
日记作文
书信作文
题材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
文学阅读
更多
语文基础查找:
造句
台词
近义词
反义词
褒义词
谚语
谜语
贬义词
拟人句
排比句
对联
百家姓
歇后语
绕口令
更多
百科知识查找:
星座运势
美食推荐
旅游攻略
地方特产
热门影视
健康养生
儿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识
礼仪知识
节日知识
理财知识
更多
首页字典

亟字的意思

亟
拼音jí qì
注音ㄐ一ˊ ㄑ一ˋ
部首二部
总笔画8画 结构单一
笔顺フ丨丨フ一フ丶一统一码4E9F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í(ㄐ一ˊ)

⒈  急切:亟亟。亟待解决。亟须纠正。

其他字义

qì(ㄑ一ˋ)

⒈  屡次:亟请(屡次请求)。亟来问讯。

汉英互译

earnestly、urgently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urgently, immediately, extreme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形〉

(1) (会意。甲骨文字形,是“亟”(古極字)字的初文。中间是一个站着的人,上面一横表示“极于顶”,下面一横表示“极于踵。”金文繁化字形,与小篆的写法相似。本义:极点,尽头) 快速;迅速(含有急迫之意) [urgent;imperative]

亟,急也。——《广雅》

亟其乘屋。——《诗·豳风·七月》

小饭而亟之。——《礼记·少仪》

欲霸之亟成。——《战国策·宋策》

亟言之。——《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君亟定变法之虑。——《商君书·更法》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孟子·梁惠王上》

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亟请广州府余暨 南、 番二县代求解免。——《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亟欲;亟盼;亟肄(加紧训练);亟务(紧要之事)

(3) 另见

基本词义

〈副〉

(1) 屡次 [repeatedly;time and again]。如:亟叹(屡次感叹);亟请(多次请求)

(2) 另见

康熙字典

亟【子集上】【二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紀力切《集韻》《韻會》訖力切,𠀤音棘。敏也,疾也。《說文》从人从口从又从二。二,天地也。《徐鍇曰》承天之時,因地之利,口謀之,手執之,時不可失,疾之意也。《詩·大雅》經始勿亟。《左傳·襄二十四年》公孫之亟也。《註》急也。言鄭公孫宛射犬性急。

《廣韻》《集韻》𠀤去吏切,音唭。頻數也。《孟子》亟問亟餽鼎肉。《又》仲尼亟稱於水。

詐欺也。《揚子·方言》東齊海岱之閒曰亟。

與棘通。《詩·大雅》匪棘其欲。

與革通。《禮·檀弓》夫人之病革矣。

與極通。《荀子·賦論》反覆甚極。《註》極與亟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亟【卷十三】【二部】

敏疾也。从人从口,从又从二。二,天地也。紀力切,去吏切〖注〗徐鍇曰:“承天之時,因地之利,口謀之,手執之,時不可失,疾也。” 〖注〗𠄹

说文解字注

(亟)敏疾也。攴部曰。敏者、疾也。疾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之字也。後人以捷當之。今人亟分入聲去聲。入之訓急也。去之訓數也。古無是分別。數亦急也。非有二義。詩。亟其乘屋。箋云。亟、急也。詩多叚棘爲亟。如棘人欒欒。傳曰。棘、急也。我是用棘。非棘其欲。皆同。禮記作匪革其猶。革亦亟之叚借字也。釋言曰。悈、急也。亦作㥛。皆亟字之異者耳。从人口又二。二、天地也。徐鍇曰。乘天之時。因地之利。口謀之。手執之。時不可失。疾也。玉裁謂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手病口病。夙夜匪懈。君子自强不息。人道之所以與天地參也。故从人、从二。紀力切。又去吏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