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雁塔的意思

yàn

雁塔


拼音yàn tǎ
注音一ㄢˋ ㄊㄚˇ

词语解释

雁塔[ yàn tǎ ]

⒈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有比丘经行,忽见群雁飞翔,戏言曰:'今日众僧中食不充,摩诃萨埵宜知是时。'言声未絶,一雁退飞,当其僧前,投身自殒。比丘见已,具白众僧,闻者悲感,咸相谓曰:'如来设法,导诱随机,我等守愚,遵行渐教……此雁垂诫,诚为明导,宜旌厚德,传记终古。'于是建窣堵波,式昭遗烈,以彼死雁,瘗其下焉。”后因指佛塔。

⒉  塔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慈恩寺中,亦称大雁塔。系唐高宗为追荐其母而建。今为七层。唐代新进士常题名于此。明朱国祯《涌幢小品·雁塔》:“塔乃咸阳慈恩寺西浮图院也。沙门玄奘先起五层。永徽中,武后与王公舍钱重加营造,至七层,四周有缠腰。唐新进士同榜,题名塔上,有行次之列。唐韦、杜、裴、柳之家,兄弟同登,亦有雁行之列。故名'雁塔'。”后常用为中式高举之典实。

引证解释

⒈  一本作“鴈塔”。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有比丘经行,忽见羣雁飞翔,戏言曰:‘今日众僧中食不充,摩訶萨埵宜知是时。’言声未絶,一雁退飞,当其僧前,投身自殞。比丘见已,具白众僧,闻者悲感,咸相谓曰:‘ 如来 设法,导诱随机,我等守愚,遵行渐教……此雁垂诫,诚为明导,宜旌厚德,传记终古。’於是建窣堵波,式昭遗烈,以彼死雁,瘞其下焉。”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银龕佛影,遥承雁塔之花。”
唐 元稹 《大云寺二十韵》:“鹤林縈古道,雁塔没归云。”
明 杨珽 《龙膏记·成隙》:“听宝磬声传九衢,看雁塔影掛清溪。”

⒉  塔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南 慈恩寺 中,亦称 大雁塔。系 唐高宗 为追荐其母而建。今为七层。 唐 代新进士常题名于此。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雁塔》:“塔乃 咸阳 慈恩寺 西浮图院也。沙门 玄奘 先起五层。 永徽 中, 武后 与王公捨钱重加营造,至七层,四周有缠腰。 唐 新进士同榜,题名塔上,有行次之列。参见“大雁塔”、“雁塔题名”。

唐 韦、杜、裴、柳 之家,兄弟同登,亦有雁行之列。故名‘雁塔’。”
后常用为中式高举之典实。 金 郭宣道 《送同舍张耀卿补掾中台》诗:“关心 雁塔 功名晚,试手乌臺岁月忙。”
明 杨珽 《龙膏记·脱难》:“登紫阁题名 雁塔,从今后新风月紧趁逐,旧相思都毕罢。”
清 赵翼 《赠三元钱湘舲》诗:“设令国家更有别科目,不知又领几次 雁塔 名。”

国语辞典

雁塔[ yàn tǎ ]

⒈  座落于今陕西省长安县南的塔楼。旧有雁塔二座;一在慈恩寺,称为「大雁塔」;一在荐福寺,称为「小雁塔」。

英语Yanta District of Xi’an 西安市[Xi1 an1 Shi4], Shaanxi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