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西京的意思

jīng

西京


拼音xī jīng
注音ㄒ一 ㄐ一ㄥ

词语解释

西京[ xī jīng ]

⒈  古都名。(1)西汉都长安,东汉改都洛阳,因称洛阳为东京,长安为西京。(2)隋炀帝建洛阳为东京,因称长安为西京。(3)唐显庆二年,以洛阳为东都,因称长安为西都,一称西京,天宝元年,定称西京,至德二载,改称中京。(4)唐至德二载收复两京,还都长安,因凤翔是两京未复时肃宗之驻地,改凤翔郡为凤翔府,建号西京,上元元年,废京号。(5)南诏王寻阁劝时,以太和(指羊苴咩城)为西京,至世隆称帝,改称中都。(6)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四月李存勖即帝位于魏州,以魏州为东京兴唐府,以即位前的晋王旧都太原府为西京,十一月复唐旧制改西京为北京。(7)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十一月复唐旧制以京兆府为西京,至晋天福三年罢京。

⒉  (8)五代后晋天福三年自东都河南府迁都汴州,以汴州为东京开封府,改东都河南府为西京,汉周及北宋沿袭不改。(9)辽重熙十三年,升云州为大同府,建号西京,沿至金代不改。(10)明李自成改西安曰长安,称西京。(11)明张献忠以蜀王府为宫,成都曰西京。

引证解释

⒈  古都名。(1) 西汉 都 长安,东汉 改都 洛阳,因称 洛阳 为 东京,长安 为 西京。(2) 隋炀帝 建 洛阳 为 东京,因称 长安 为 西京。(3) 唐 显庆 二年,以 洛阳 为 东都,因称 长安 为 西都,一称 西京,天宝 元年,定称 西京,至德 二载,改称 中京。(4) 唐 至德 二载收复两京,还都 长安,因 凤翔 是两京未复时 肃宗 之驻地,改 凤翔郡 为 凤翔府,建号 西京,上元 元年,废京号。(5) 南诏王 寻阁劝 时,以 太和 (指 羊苴咩城 )为 西京,至 世隆 称帝,改称 中都。(6)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四月 李存勖 即帝位于 魏州,以 魏州 为 东京 兴唐府,以即位前的 晋王 旧都 太原府 为 西京,十一月复 唐 旧制改 西京 为 北京。(7)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十一月复 唐 旧制以 京兆府 为 西京,至 晋 天福 三年罢京。(8) 五代 后晋 天福 三年自东都 河南府 迁都 汴州,以 汴州 为 东京 开封府,改东都 河南府 为 西京,汉 周 及 北宋 沿袭不改。(9) 辽 重熙 十三年,升 云州 为 大同府,建号 西京,沿至 金 代不改。(10) 明 李自成 改 西安 曰 长安,称 西京。(11) 明 张献忠 以 蜀 王府为宫, 成都 曰 西京。

国语辞典

西京[ xī jīng ]

⒈  地名:(1)​ 东汉指长安。(2)​ 北宋指洛阳。(3)​ 日本旧都,今称为「京都」。

德语= Chang'an (長安, 长安Chang2an1 (Eig, Geo)​, = Sianfu 西安府Xi1an1fu3 (Eig, Geo)​, = Xi’anfu 西安府Xi1an1fu3 (Eig, Geo)​

法语Xijing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