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谢公屐的意思

xiègōng

谢公屐


拼音xiè gōng jī
注音ㄒ一ㄝˋ ㄍㄨㄥ ㄐ一

繁体謝公屐

词语解释

谢公屐[ xiè gōng jī ]

⒈  一种前后齿可装卸的木屐。原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游山时所穿,故称。事见《宋书·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履,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南史·谢灵运传》引此作“木屐”。

引证解释

⒈  亦省称“谢屐”。

事见《宋书·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巖嶂十重,莫不备尽。登躡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南史·谢灵运传》引此作“木屐”。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 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元 范梈 《送张炼师归武当山》诗:“始来 武当 时,祗着 谢公 屐。”
唐 李敬方 《题黄山汤院》诗:“谢 屐缘危磴,戎装逗远村。”
明 高启 《云山楼阁图为朱守愚赋》:“为问仙家在何处,欲穿 谢 屐一登临。”

国语辞典

谢公屐[ xiè gōng jī ]

⒈  东晋时,谢灵运所发明的一种木屐,用来游山玩水。上山时拿掉木屐前齿,下山时去掉木屐后齿,以保持身体重心,方便游玩。今指从事旅游、登山所穿的鞋。见《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唐·陆龟蒙〈任诗〉:「即此自怡神,何劳谢公屐。」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