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偷合苟容的意思

tōugǒuróng

偷合苟容


拼音tōu hé gǒu róng
注音ㄊㄡ ㄏㄜˊ ㄍㄡˇ ㄖㄨㄥˊ

词语解释

偷合苟容[ tōu hé gǒu róng ]

⒈  苟且迎合以取悦于人。亦作“偷合取容”

fall in with other's wishes and acquire admittanc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偷合取容”。谓苟且迎合以取悦于人。

《荀子·臣道》:“不卹君之荣辱,不卹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论》:“偷合取容,以至圽身。”
宋 司马光 《乞开言路状》:“近岁风俗頽弊,士大夫以偷合苟容为智,以危言正论为狂。”
《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三年》:“右正言 孙諤 言:‘知 河中府 杨畏,在 元丰 时,其议论皆与朝廷合;及 元祐 之末, 吕大防、苏辙 等用事,则尽变其趋而从之; 绍圣 之初,陛下躬亲总揽,则又欲变其趋而偷合苟容。天下谓之“杨三变”
。’”媮合苟容:谓苟且迎合以求容身。 《汉书·贾山传》:“﹝ 秦皇帝 ﹞退诽谤之人,杀直諫之士,是以道諛媮合苟容……天下已溃而莫之告也。”
颜师古 注:“媮与偷同。”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上:“究观圣意,本欲求贤自助……岂欲使左右大臣媮合苟容,出入唯唯,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窃取利禄,以养妻子而已哉!”
明 归有光 《夏淑人六十寿序》:“居公之位,食公之禄,未尝乏人也,能不媮合苟容,摧折於万乘之威,而尽言天下之事者,几人哉!”

国语辞典

偷合苟容[ tōu hé gǒu róng ]

⒈  苟且迎合,取悦别人,以求容身。也作「偷合取容」、「苟合取容」。

《荀子·臣道》:「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之持禄养交而已耳,国贼也。」
《新唐书·卷一三二·吴兢传》:「臣诚恐天下骨鲠士以谠言为戒,桡直就曲,斵方为刓,偷合苟容,不复能尽节忘身,纳君于道矣。」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