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绳墨的意思

shéng

绳墨


拼音shéng mò
注音ㄕㄥˊ ㄇㄛˋ

繁体繩墨

词语解释

绳墨[ shéng mò ]

⒈  木工打直线的墨线。

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不中绳墨。——《庄子·逍遥游》
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carpenter's line marker;

⒉  比喻规矩或法度。

颇循绳墨。

rules and regulations;

引证解释

⒈  木工画直线用的工具。

《礼记·经解》:“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
《孟子·尽心上》:“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
南朝 宋 鲍照 《论国制启》:“袤丈之木,绳墨左焉。”
《太平广记》卷八四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奚乐山》:“有 奚乐山 者,擕持斧凿,诣门自售,视操度绳墨颇精。”
清 戴名世 《史论》:“於是入山林之中,纵观熟视,某木可材也,某木可柱也,某木可栋也榱也,某石可础也阶也,乃集诸工人斧斤互施,绳墨并用。”

⒉  喻规矩、准则。

汉 张衡 《思玄赋》:“竦余身而顺止兮,遵绳墨而不跌。”
唐 司空图 《为东都僧化募雕刻律疏》:“风波未息,横智鷁而难超;绳墨可遵,制心猿而有渐。”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此篇笔力超然,高风远韵尚可想见,岂寻常诗人绳墨所能束缚。”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分股则帖括时文是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⒊  喻法度、法律。

《管子·法法》:“引之以绳墨,绳之以诛僇。”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论》:“韩子 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
《后汉书·寇荣传》:“尚书背绳墨,案空劾,不復质确其过。”
李贤 注:“绳墨,谓法律也。”
唐 骆宾王 《叙寄员半千》诗:“嗟为刀笔吏,耻从绳墨牵。”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左执绳墨,右执规矩,篤信谦守,以待弹射。”

国语辞典

绳墨[ shéng mò ]

⒈  木工取直的工具。后借以比喻法度、规矩。

《礼记·经解》:「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
《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