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五经的意思

jīng

五经


拼音wǔ jīng
注音ㄨˇ ㄐ一ㄥ

繁体五經

词语解释

五经[ wǔ jīng ]

⒈  五部儒家经书,即易、书、诗、礼、春秋。

五代时始印五经。——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遂通五经。——《后汉书·张衡传》

the Five Classics;

引证解释

⒈  五部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春秋》。其称始于 汉武帝 建元 五年。其中《礼》, 汉 时指《仪礼》,后世指《礼记》;《春秋》,后世并《左传》而言。

汉 班固 《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
《新唐书·百官志三》:“《周易》、《尚书》、《毛诗》、《左氏春秋》、《礼记》为五经。”

⒉  古代的五种礼制。

《礼记·祭统》:“礼有五经,莫重於祭。”
郑玄 注:“礼有五经,谓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也。”

⒊  指德、义、礼、法、权辅弼国政的五项措施。

《管子·五辅》:“德有六兴,义有七体,礼有八经,法有五务,权有三度……故曰五经既布,然后逐姦民。”
尹知章 注:“六兴、七体、八经、五务、三度,此五者可以辅弼国政也。”

⒋  五脏的经脉。

《素问·经脉别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张隐菴 集注:“五经并行者,通灌于五藏之经脉也。”

⒌  中医以《素问》、《灵枢经》、《难经》、《金匮要略》、《甲乙经》为五经。

国语辞典

五经[ wǔ jīng ]

⒈  《易》、《书》、《诗》、《礼》、《春秋》五部经典,汉时订为五经。为儒家讲学的重要典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