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靡靡的意思

靡靡


拼音mí mí
注音ㄇ一ˊ ㄇ一ˊ
组合AA式

词语解释

靡靡[ mǐ mǐ ]

⒈  犹迟迟。迟缓貌。

⒉  引申为逐渐,渐渐。

⒊  草随风倒伏貌。

⒋  引申为随顺貌。

⒌  纷乱貌。

⒍  柔弱,颓靡。

⒎  华美;明丽。

⒏  绵延不绝。

⒐  娓娓动听貌。

⒑  零落稀疏貌。

引证解释

⒈  犹迟迟。迟缓貌。

《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心中摇摇。”
毛 传:“靡靡,犹迟迟也。”

⒉  引申为逐渐,渐渐。

晋 陶潜 《己酉岁九月九日》诗:“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元 郑彝 《续兰亭会补山阴令虞国诗》:“靡靡时运近,期焉抚岏巑。”

⒊  草随风倒伏貌。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薄草靡靡,联延夭夭。”
晋 陆机 《拟青青河畔草》诗:“靡靡江离草,熠燿生河侧。”
《云笈七籤》卷八六:“有石蓝之花,轻而坚劲,一枝千花,千年一开,随风靡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循路登絶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

⒋  引申为随顺貌。

《书·毕命》:“商 俗靡靡,利口惟贤。”
孔颖达 疏:“靡靡者,相随顺之意。”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今陛下以嗇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宋 叶适 《修职郎吴君墓志铭》:“世有能操养士之柄,而恣其衣食之求,则威望自尊,而士靡靡从之,何咎之有?”

⒌  纷乱貌。

南朝 齐 谢朓 《杜若赋》:“枝靡靡而叶倾。”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海中红旗》:“顾见洪涛间,红旗靡靡,相逐而下。”
明 高启 《九日无酒步至西汀闲眺》诗:“悠悠寒川驶,靡靡晴峦矗。”

⒍  柔弱,颓靡。参见“靡靡之音”。

宋 苏轼 《谢南省主文启·欧阳内翰》:“自昔 五代 之餘,文教衰弱,风俗靡靡,日以涂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音声靡靡,风度狎褻。”
梁启超 《读<陆放翁集>诗》:“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⒎  华美;明丽。

《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间徙倚於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
李善 注引《方言》 郭璞 注:“靡靡,细好也。”
元 李序 《嗽金鸟行》:“美人自捣明月珠,赤玉盘中光靡靡。”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之十二:“江春靡靡,所至山川景物,好到一分,则忆君一分。”

⒏  绵延不绝。

三国 魏 曹植 《节游赋》:“观靡靡而无终,何渺渺而难殊。”
宋 王安石 《留题三祖山谷寺石壁》诗:“水冷冷而北出,山靡靡以旁围。”
《剪灯新话·太虚司法传》:“大异 回顾,犹闻諠譁之声,靡靡不已。”

⒐  娓娓动听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张茂先 论《史》《汉》,靡靡可听。”
《旧唐书·马周传》:“马君 论事……一字不可加,一字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忘倦。”

⒑  零落稀疏貌。

《文选·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晞,友靡靡而愈索。”
张铣 注:“靡靡,少貌。”
明 高启 《秋怀》诗之十:“靡靡皋兰衰,嗈嗈渚鸿吟。”

国语辞典

靡靡[ mǐ mǐ ]

⒈  迟缓。

《诗经·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晋·王赞〈杂诗〉:「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⒉  草随风倒伏相依的样子。

《文选·宋玉·高唐赋》:「薄草靡靡,联延夭夭。」

⒊  颓废淫荡。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
《聊斋志异·卷二·凤阳士人》:「音声靡靡,风度狎亵。」

⒋  尽。

《文选·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

⒌  细好。

《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闲徙倚于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