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天钧的意思

tiānjūn

天钧


拼音tiān jūn
注音ㄊ一ㄢ ㄐㄨㄣ

繁体天鈞

词语解释

天钧[ tiān jūn ]

⒈  亦作“天均”。

⒉  谓天然均平之理。

⒊  指极北之地。

⒋  比喻心。

⒌  指钧天广乐。神话中的一种天界音乐。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天均”。

⒉  谓天然均平之理。

《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成玄英 疏:“天均者,自然均平之理也。”
陆德明 释文:“本又作均。”
《庄子·寓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
南朝 宋 谢镇之 《重与顾道士书》:“故卑高殊物,不嫌同道;左右两仪,无害天均。”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自然》:“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章炳麟 《四惑论》:“神教衰而归敬于宿命,宿命衰而归敬于天钧。”

⒊  指极北之地。

⒋  比喻心。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事之成败,犹兵之胜负,固不可以此动我天钧。”

⒌  指钧天广乐。神话中的一种天界音乐。

唐 皮日休 《上真观》诗:“天钧鸣响亮,天禄行蹣跚。”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