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柳枝的意思

liǔzhī

柳枝


拼音liǔ zhī
注音ㄌ一ㄡˇ ㄓ

词语解释

柳枝[ liǔ zhī ]

⒈  柳树的枝条。

⒉  古乐府曲调名。又称《杨柳枝》。

⒊  词调名。又称《杨柳枝》。盖由乐府横吹曲《折扬柳》演变而来。有三体:(1)单调,二十八字,四句,句七字。平韵。形似七言绝句,声律较灵活,平仄不拘定。前蜀牛峤《柳枝》词五首即用此调。(2)双调,四十字。上、下片各以七、三、七、三字为句。平韵。前蜀张泌《柳枝》词即三、七、三字为句,共三十二实字;另在第一、二、四句之下各加和声(亦称“和歌”)“柳枝”,共十二虚字,合为四十四字。参阅清万树《词律》卷一。

⒋  词曲歌唱时的和声,无义。

⒌  侍姬名。唐韩愈侍姬之名。

⒍  侍姬名。唐白居易侍姬小蛮善舞,腰似柳枝,樊素善歌《杨柳枝》,因以为两人的昵称。

引证解释

⒈  柳树的枝条。

唐 岑参 《送怀州吴别驾》诗:“灞上 柳枝黄,壚头酒正香。”
元 贯云石 《殿前欢》曲:“夜啼乌,柳枝和月翠扶疎。”
《红楼梦》第二六回:“不期这一哭,那些附近的柳枝花朵上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巴金 《抹布集·第二的母亲》:“白的衣服、红的净水瓶、绿的柳枝,我都记得很清楚。”

⒉  古乐府曲调名。又称《杨柳枝》。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亡国音》:“《柳枝》者,亡 隋 之曲。

煬帝 将幸 江都,开 汴河,种柳……有是曲也。”
宋 张先 《武陵春》词:“看著娇妆听《柳枝》,人意觉春归。”

⒊  词调名。又称《杨柳枝》。盖由乐府横吹曲《折扬柳》演变而来。有三体:(1)单调,二十八字,四句,句七字。平韵。形似七言绝句,声律较灵活,平仄不拘定。 前蜀 牛峤 《柳枝》词五首即用此调。(2)双调,四十字。上、下片各以七、三、七、三字为句。平韵。 前蜀 张泌 《柳枝》词即三、七、三字为句,共三十二实字;另在第一、二、四句之下各加和声(亦称“和歌”)“柳枝”,共十二虚字,合为四十四字。参阅 清 万树 《词律》卷一。

⒋  词曲歌唱时的和声,无义。

宋 朱敦儒 《柳枝》词:“江 南岸(柳枝), 江 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恨分离(柳枝)。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君到 长安 百事违,几时归(柳枝)!”

⒌  侍姬名。 唐 韩愈 侍姬之名。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韩愈 ﹞老有二妓,号 絳桃、柳枝。”

⒍  侍姬名。 唐 白居易 侍姬 小蛮 善舞,腰似柳枝, 樊素 善歌《杨柳枝》,因以为两人的昵称。

唐 白居易 《别柳枝》诗:“两枝杨柳小楼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唐 白居易 《对酒有怀寄李十九郎中》诗:“往年江外抛 桃叶,去岁楼中别 柳枝。”
自注:“樊 蛮 也。”

国语辞典

柳枝[ liǔ zhī ]

⒈  柳树的枝条。

唐·岑参〈送怀州吴别驾〉诗:「灞上柳枝黄,垆头酒正香。」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