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撺掇的意思

cuānduō

撺掇


拼音cuān duō
注音ㄘㄨㄢ ㄉㄨㄛ

繁体攛掇
词性动词

词语解释

撺掇[ cuān duo ]

⒈  煽动;怂恿。

告老兄且莫相撺掇。——朱熹《答陈同甫书》
他一再撺掇我学滑冰。
他说他本来不想做,都是你撺掇他做的。

urge; eggon;

引证解释

⒈  怂恿。

《朱子语类》卷一二五:“子房 为 韩 报 秦,攛掇 高祖 入关。”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三折:“他那里口口声声,攛掇先生,不如归去。”
《西游记》第三十回:“他怪我攛掇师父念‘紧箍儿咒’。”
鲁迅 《呐喊·社戏》:“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⒉  催逼;催促。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遂唤几箇小僂儸,传令教攛掇,隔着山门厉声叫:‘满寺里僧人听呵……得 鶯鶯 后便退干戈,不得后目前生祸。’”
《金瓶梅词话》第十六回:“你这边房子七八也待盖了,攛掇匠人,早些装修、油漆停当。”

⒊  张罗,安排。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七出:“好姻缘,来辐凑,把你攛掇嫁一个好儿夫,那更效绸繆。”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你不知近日来宅院中小娘子要嫁得紧了,媒婆与他攛掇出门去,临行做对鞋谢媒婆。”
《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一时庄家忙动,仗赖你娘子又好在厨房攛掇。”

⒋  帮助。

《水浒传》第二六回:“王婆 和那妇人谢道:‘难得 何九叔 攛掇,回家一发相谢。’”
《平妖传》第十八回:“胡员外 大喜,拱手道:‘全仗学究扶持攛掇。’”

⒌  古典戏曲乐器演奏术语。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二折:“请娘娘登盘演一回《霓裳》之舞……[正旦做舞][众乐攛掇科]”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三折:“再不去乔粧扮打拍攛掇,再不去戏臺上信口开合。”

国语辞典

撺掇[ cuān duo ]

⒈  怂恿,从旁劝唆人去做某事。元·石君宝也作「撺弄」。

《秋胡戏妻·第三折》:「你也曾听杜宇,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指挥执意既坚,张都管又在傍边一力撺掇,兴儿只得应承。」

⒉  帮忙、配合。

《金瓶梅·第六八回》:「吴惠、郑奉、郑春,每人三钱;撺掇打茶的,每人二钱。」
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请娘娘登盘,演一回霓裳之舞。(正末云)​依卿奏者。(正旦做舞)​(众乐撺掇科)​」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