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同科的意思

tóng

同科


拼音tóng kē
注音ㄊㄨㄥˊ ㄎㄜ

词语解释

同科[ tóng kē ]

⒈  同等。

人之力有强弱不同科也。——《论语》朱熹注。

equal; same;

⒉  科举时代称同届考试中的人。

同科状元。

winners of the same imperial examination;

引证解释

⒈  犹同等。

《论语·八佾》:“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为力,力役之事,亦有上中下,设三科焉,故曰不同科。”
朱熹 集注:“盖以人之力有强弱不同等也。”
《魏书·食货志》:“赋税齐等,无轻重之殊;力役同科,无众寡之别。”
《太平广记》卷三一〇引 唐 李玫 《纂异记》:“帝曰:‘ 孔 圣人也,朕知久矣。 孟 是何人?得与 孔 同科而语。’”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至于社会上之待遇,则不特不能与 日本 兵士同科,且适成反比例。”

⒉  同一种类。

唐 元稹 《有鸟》诗之四:“鶻缘暖足怜不喫,鷂为同科曾共游。”

⒊  同罚;同等判处。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僧辩书》:“孤子三危是摈,四罪同科。”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问拟》:“今因其捕而敢拒之,是无畏之心矣,虽欲不与强同科,得乎?”

⒋  科举时代称同榜考中。

宋 王安石 《酬冲卿见别》诗:“同官同齿復同科,朋友婚姻分最多。”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葛苍公传》:“初, 湻燿 避兵 石冈,有同科孝廉 丹阳 葛麟,与二力士至。”

⒌  指同榜考中者。

《儒林外史》第二回回目:“王孝廉 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 暮年登上第。”

国语辞典

同科[ tóng kē ]

⒈  同一等级。

《论语·八佾》:「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汉书·卷一〇·成帝纪》:「先帝劭农,薄其租税,宠其彊力,令与孝弟同科。」

⒉  科举时代应试同时及第者。

《儒林外史·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⒊  同罪。

南朝陈·徐陵〈与王僧辩书〉:「孤子三危是摈,四罪同科。」
《福惠全书·卷一八·刑名部·盗贼下》:「今因其捕而敢于拒之,是无畏之心矣,虽欲不与强同科得乎?」

德语gleich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