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骊珠的意思

zhū

骊珠


拼音lí zhū
注音ㄌ一ˊ ㄓㄨ

繁体驪珠

词语解释

骊珠[ lí zhū ]

⒈  宝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故名。比喻珍贵的人或物。龙眼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龙眼》。杨梅的别名。

引证解释

⒈  宝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故名。

《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驪龙頷下。”
唐 温庭筠 《莲浦谣》:“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明 刘兑 《娇红记》:“红牙缓引驪珠串,个个一般圆。”
清 卓尔堪 《海市歌》:“龙女仙衣湘水裙,掌上驪珠弄明月。”

⒉  比喻珍贵的人或物。

《南齐书·倖臣传论》:“长主君世,振裘持领,赏罚事殷,能不踰漏,宫省咳唾,义必先知。故能窥盈缩於望景,获驪珠於龙睡。”
唐 元稹 《赠童子郎》诗:“杨公 莫讶清无业,家有驪珠不復贫。”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解元抄袭陈文》:“主司閲文,合意者少,至十八日犹未定元。外舅适得一卷,大喜,以为独得驪珠矣。”
《孽海花》第十三回:“这回 章自蜚、闻韵高 都没有中,驪珠已失,所得都是鳞爪罢了。”

⒊  杨梅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果蓏·杨梅》:“陆游 诗:‘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頷得驪珠。’按,谓杨梅也。”

⒋  龙眼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龙眼》。

国语辞典

骊珠[ lí zhū ]

⒈  古代传说中骊龙颔下的宝珠。欲取骊珠,须潜入深渊中,待骊龙睡时,才能窃得,为极珍贵的宝物。典出《庄子·列御寇》。后比喻为珍贵的事物或事物的精华、文章的要旨。

唐·元稹〈赠严童子〉诗:「杨公莫讶清无业,家有骊珠不复贫。」

⒉  龙眼的别名。参见「龙眼」条。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