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梼杌的意思

táo

梼杌


拼音táo wù
注音ㄊㄠˊ ㄨˋ

繁体檮杌

词语解释

梼杌[ táo wù ]

⒈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

谓之梼杌。——《左传·文公十八年》。注:“凶顽无匹俦之貌。”。服注:“梼杌状似虎,豪长一尺,人面虎足,猪牙,尾长丈八尺,能斗不退。”
楚之梼杌。——《孟子》。注:“囂凶之类,兴于记恶之戒,因以为名。丁音恶兽名也。”

legendary fierce beast;

⒉  借指凶恶的人。

demon; satanic person;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的凶兽名。

《神异经·西荒经》:“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檮杌,一名傲狠,一名难训。”

⒉  传说为远古的恶人“四凶”之一。或谓即 鲧。

《左传·文公十八年》:“舜 臣 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 浑敦、穷奇、檮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左传·文公十八年》:“顓頊氏 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 檮杌。”
杜预 注:“谓 鯀。”
《国语·周语上》:“商 之兴也, 檮杌 次於 丕山。”
韦昭 注:“檮杌,鮌 也。”
唐 柳宗元 《杜兼对》:“杜兼 为 濠州,幸兵之乱,杀无罪士二人,蓄货足慾,吾以为 唐 檮杌、饕餮 者亡以异。”

⒊  泛指恶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小人道长,则 檮杌 比肩。”

⒋  楚 史书名。

《孟子·离娄下》:“晋 之《乘》, 楚 之《檮杌》, 鲁 之《春秋》,一也。”
明 张萱 《疑耀·檮杌》:“檮杌,恶兽, 楚 以名史,主於惩恶。又云,檮杌能逆知未来,故人有掩捕者,必先知之。史以示往知来者也,故取名焉。亦一説也。”

国语辞典

梼杌[ táo wù ]

⒈  本是一种凶暴的野兽,后来比喻为恶人。也作「桃杌」。

《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很明德,失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
《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人之很恶,同于梼杌;人之凶暴,类于穷奇。」

⒉  古代楚国的史书。

《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