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彤管的意思

tóngguǎn

彤管


拼音tóng guǎn
注音ㄊㄨㄥˊ ㄍㄨㄢˇ

词语解释

彤管[ tóng guǎn ]

⒈  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red-tube writing brush;

引证解释

⒈  杆身漆朱的笔。古代女史记事用。

《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孌,貽我彤管。”
毛 传:“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记过,其罪杀之。”
郑玄 笺:“彤管,笔赤管也。”
陈奂 传疏引 董仲舒 曰:“彤者,赤漆耳。”
一说指乐器。见 高亨 《诗经今注》。一说指红色管状的初生植物。见 余冠英 《诗经选译》。 《后汉书·皇后纪序》:“女史彤管,记功书过。”
李贤 注:“彤管,赤管笔也。”

⒉  指女子文墨之事。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三闺秀时代相近,并有功是书。彤管清徽,一时鼎峙,韵矣哉!”

⒊  指 汉 代尚书丞、尚书郎每月所赐的一双赤管大笔。后用为在朝任官之典。

《晋书·夏侯湛传》:“入閶闔,躡丹墀,染彤管,吐洪煇,干当世之务,触人主之威,有效矣。”
明 何景明 《田子行》:“我持彤管双凤翎,浮沉帝傍近紫庭。”

⒋  指画笔。

明 唐寅 《题牡丹画》诗:“穀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国语辞典

彤管[ tóng guǎn ]

⒈  一种红管的笔。古代皇宫内的女史,以此记录后妃的事迹。以红色表赤心公正。

《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上·序》:「女史彤管,记功书过。」

⒉  汉代尚书丞、尚书郎每月所赐的赤管大笔。后指在朝任官。

《晋书·卷五五·夏侯湛传》:「入阊阖,蹑丹墀,染彤管,吐洪?,干当世之务,触人主之威,有效矣!」
《醉醒石·第一四回》:「徒然殒遘渎,彤管愧莫收。」

⒊  画笔。

明·唐寅〈题牡丹画〉诗:「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