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裹足的意思

guǒ

裹足


拼音guǒ zú
注音ㄍㄨㄛˇ ㄗㄨˊ

近义缠足 扎脚

词语解释

裹足[ guǒ zú ]

⒈  裹脚。喻指停足不前。

裹足不入秦。——李斯《谏逐客令》

foot-binding;

引证解释

⒈  包裹其足。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酒酣, 公子光 佯为足疾,入窋室裹足。”

⒉  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

《战国策·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蹷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乡 秦 耳!”
《史记·李斯列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 秦,此所谓‘藉寇兵而齎盗粮’者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豪杰之士,安得不短气;有志之徒,安得不裹足。”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孤本为世所重,新翻印为人所轻,定价太贵,深恐购者裹足不至。”

⒊  相传 公输班 为 楚 设置云梯,欲攻 宋,墨翟 闻之,“自 鲁 趍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赴 郢 说 楚王。事见《战国策·宋卫策》、《淮南子·修务训》。后遂用作典故,形容行路的急切与艰苦。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裂裳裹足,弃之长騖。”
《明史·贾三近传》:“是以为举人者,非华颠豁齿不就选;人或裹足毁裳,息心仕进。”

⒋  指行李盘缠。一本作“果足”。

宋 洪迈 《夷坚甲志·佛还钗》:“恐汝无裹足,赠汝金釵。”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一出:“些少裹足,路途里欲得支费,望周全不须劫去。”
钱南扬 校注:“裹足,即下文的查果金珠。查果,即行李……字应作‘遮裹’,谓遮裹身体的衣被。金珠能满足沿路的开支,而不致欠缺,故云‘足’。”
《宣和遗事》前集:“那 杨志 为等 孙立 不来,又值雪天,旅途贫困,缺少裹足,未免将一口宝刀出市货卖。”

⒌  指旧时女子缠足。参见“缠足”。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杭州 赵钧臺 买妾 苏州,有 李 姓女,貌佳而足欠裹…… 赵 欲戏之,即以《弓鞋》为题。女即书云:‘三寸弓鞋自古无, 观音大士 亦双趺。不知裹足从何起,起自人间贱丈夫。’”
清 王逋 《蚓庵琐语》:“﹝ 康熙 ﹞元年以来,所生之女,禁止裹足。”

国语辞典

裹足[ guǒ zú ]

⒈  双脚受到束缚。比喻停止不前。

《史记·卷八七·李斯传》:「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⒉  女子缠足。

⒊  盘缠、旅费。也作「果足」。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些少裹足,路途里欲得支费,望周全不须劫去。」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