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罔极的意思

wǎng

罔极


拼音wǎng jí
注音ㄨㄤˇ ㄐ一ˊ

繁体罔極

词语解释

罔极[ wǎng jí ]

⒈  无穷尽。

⒉  《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朱熹集传:“言父母之恩,如天无穷,不知所以为报也。”后因以“罔极”指父母恩德无穷。

⒊  指人子对于父母的无穷哀思。

⒋  不正。

⒌  《诗·小雅·青蝇》:“谗人罔极,构我二人。”谓谗人之言不止,则二人不和。后因以“罔极”指谗言或谗人。

引证解释

⒈  无穷尽。

《诗·小雅·何人斯》:“有靦面目,视人罔极。”
郑玄 笺:“人相视无有极时,终必与女相见。”
《史记·太史公自序》:“受命於穆清,流泽罔极。”
《汉书·董仲舒传》:“朕获承至尊休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
颜师古 注:“罔亦无也。极,尽也。”
《晋书·成公绥传》:“何滋育之罔极兮,伟造化之至神。”

⒉  后因以“罔极”指父母恩德无穷。

《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朱熹 集传:“言父母之恩,如天无穷,不知所以为报也。”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终怀《蓼莪》罔极之哀。”
明 沉鲸 《双珠记·与珠觅珠》:“怙恃惟隆,乾坤罔极。”
清 杨潮观 《<寇莱公思亲罢宴>序》:“《罢宴》,思罔极也。”

⒊  指人子对于父母的无穷哀思。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陛下圣恩齐於哲王,罔极过於 曾 閔。”
《北史·周纪下·武帝》:“衰麻之节,苫庐之礼,率遵前典,以申罔极。”
宋 王禹偁 《著作佐郎赠国子博士鞠君墓碣铭》:“岂惜一言,不慰罔极之心乎?”

⒋  不正。

《诗·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罔极。”
郑玄 笺:“罔,无。极,中。无中,所行不得中正。”
汉 贾谊 《吊屈原赋》:“遭世罔极兮,乃殞厥身。”

⒌  谓谗人之言不止,则二人不和。后因以“罔极”指谗言或谗人。

《诗·小雅·青蝇》:“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后汉书·李杜传赞》:“道亡时晦,终离罔极。”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罔极泰甚,古今同途。”

国语辞典

罔极[ wǎng jí ]

⒈  无穷。

《诗经·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文选·刘琨·劝进表》:「踊跃之怀,南望罔极。」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