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来复的意思

lái

来复


拼音lái fù
注音ㄌㄞˊ ㄈㄨˋ

繁体來復

词语解释

来复[ lái fù ]

⒈  往还,去而复来。语见《易·复》,谓阳气经七日已由剥尽而开始复生。后因以称阳气始生。一星期是七天,旧时因又称一周为一来复,星期日为来复日。来回反复,一遍又一遍。回复,回来。英语rifle的译音。指炮筒、枪管中的来复线。即膛线。

引证解释

⒈  往还,去而复来。语见《易·复》,谓阳气经七日已由剥尽而开始复生。后因以称阳气始生。

《三国演义》第四九回:“操(曹操 )笑曰:‘冬至一阳生,来復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一月·时品》:“欣一阳之来復,遂万有以萌生。”

⒉  一星期是七天,旧时因又称一周为一来复,星期日为来复日。

⒊  回复,回来。

唐 李复言 《续幽怪录·苏州客》:“客曰:‘吾携过岭,方敢来復。’”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三:“母亲!我童心已完全来复了。”

⒋  来回反复,一遍又一遍。

萧红 《生死场》一二:“她不再理睬一下那些纸片,丢在脚下来复的乱踏。”

⒌  英语rifle的译音。指炮筒、枪管中的来复线。即膛线。

严复 《救亡决论》:“不知曲綫力学之理,则无以尽炮準来復之用。”

国语辞典

来复[ lái fù ]

⒈  来回、往复。本指易道中由剥至复的过程。易经剥卦坤下艮上,仅剩上九一阳爻,卦气上升,转为坤卦,坤下坤上,一阳不余,转至复卦,震下坤上,初九一阳始生。故由剥之上九一阳将尽至复卦一阳始生,来复七爻,于时可代表七日。唐·孔颖达·正义:「阳气始剥尽,谓阳气始于剥尽之后至阳气来复时,凡经七日。」后亦用来代表七天的循还周期。称一星期为一个来复,星期日为「来复日」。

《易经·复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