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吐气的意思

吐气


拼音tǔ qì
注音ㄊㄨˇ ㄑ一ˋ

繁体吐氣

词语解释

吐气[ tǔ qì ]

⒈  呼出气。

喘吁吁吐气不齐,战战兢兢惊神未定。

breathe out;

⒉  发泄委屈或怨恨而觉得舒畅。

fell elated after unburdening oneself of resentment;

⒊  语音上的送气。

aspirated;

引证解释

⒈  发出声气。

《庄子·刻意》“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 唐 成玄英 疏:“发辞吐气,则语及仁义,用兹等法为修身之本。”
汉 班固 《东都赋》:“咸含和而吐气,颂曰:盛哉乎斯世!”
唐 罗隐 《谗书·序陆生东游》:“一年,遇生於 靖安里 中,相其吐气出词,落然有正人风骨。”
宋 文彦博 《过燕川渡》诗:“诸公共游不知疲,长吟吐气如虹蜺。”

⒉  呼出气。

《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喘吁吁吐气不齐,战兢兢惊神未定。”

⒊  舒发受压抑之气;发泄怨气。

唐 李白 《梁甫吟》:“寧羞白髮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中:“其记污辱宫闈,至不忍读,葢必 宋 人借此吐气耳。”
清 黄景仁 《上朱笥河先生》诗:“十年吟苦霜鬢丝,一编吐气今其时。”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五讲:“闽 粤 向多各姓械斗的事,起因多是为这一姓对于那一姓,名分上或私人上小有凌辱侵占,便不惜牺牲无数金钱生命,求为姓中吐气。”

⒋  散发元气。

《淮南子·天文训》:“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水曰内景。”

⒌  显现生机。

南朝 梁 陶弘景 《与梁武帝启》:“夫以含心之荄,实伺夹钟吐气。”

⒍  散发烟气。

汉 李尤 《薰炉铭》:“上似 蓬莱,吐气委虵。”

⒎  语音学上指送气。

国语辞典

吐气[ tǔ qì ]

⒈  呼气。气由肺部经由呼吸道吐出体外,与吸气相反。

《文选·班固·东都赋》:「咸含和而吐气,颂曰盛哉乎斯世。」

⒉  得志时,舒发久郁之气。

《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只待一朝有了机会,轰轰烈烈的做他一番,替中国人吐气,至于大局也不能顾得。」

如:「扬眉吐气」。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