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鸣条的意思

míngtiáo

鸣条


拼音míng tiáo
注音ㄇ一ㄥˊ ㄊ一ㄠˊ

繁体鳴條

词语解释

鸣条[ míng tiáo ]

⒈  风吹树枝发声。

⒉  指随风动摇发声的树枝。

⒊  古地名。在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相传商汤伐夏桀战于此地。又名高侯原。

引证解释

⒈  风吹树枝发声。

《古文苑》卷十一引 汉 董仲舒 《雨雹对》:“太平之世,则风不鸣条,开甲散萌而已。”
晋 成公绥 《啸赋》:“动商则秋霖春降,奏角则谷风鸣条。”
宋 梅尧臣 《和人喜雨》:“夕风不鸣条,甘润忽周普。”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惜花四律>之二》:“微风欲来勤插棘,熏风有意不鸣条。”

⒉  指随风动摇发声的树枝。

三国 魏 曹植 《橘赋》:“颺鸣条以流响,希 越 鸟之来栖。”
晋 陆机 《猛虎行》:“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⒊  古地名。在今 山西 运城 安邑镇 北,相传 商汤 伐 夏桀 战于此地。又名 高侯原。

《书·汤誓序》:“伊尹 相 汤 伐 桀,升自 陑,遂与 桀 战于 鸣条 之野,作《汤誓》。”
孔 传:“地在 安邑 之西。”
三国 魏 曹丕 《秋胡行》之一:“鸣条 之役,万举必全。”

国语辞典

鸣条[ míng tiáo ]

⒈  地名。在今山西省安邑县的鸣条冈,为成汤败桀的地方。

⒉  因风吹而发声的枝条。

晋·陆机〈猛虎行〉:「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