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白羽的意思

bái

白羽


拼音bái yǔ
注音ㄅㄞˊ ㄩˇ

词语解释

白羽[ bái yǔ ]

⒈  白色羽毛。

⒉  借指白色的鸟。

⒊  古代军中主帅所执的指挥旗。又称白旄。亦泛指军旗。

⒋  指羽箭。

⒌  借指士兵。

⒍  指羽扇。

⒎  指羽书。又名羽檄。古代征调军队的文书,插鸟羽示紧急,故名。

⒏  古邑名。在今河南省西峡县。

引证解释

⒈  白色羽毛。

《孟子·告子上》:“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玉虽白,空守贞兮。”

⒉  借指白色的鸟。

宋 沉遘 《次韵和鞠颜叔游山》:“紫鳞惊跃起,白羽倦飞还。”

⒊  古代军中主帅所执的指挥旗。又称白旄。亦泛指军旗。

《吕氏春秋·不苟》:“武王 左释白羽,右释黄鉞,勉而自为係。”
《书·牧誓》作“白旄”。 《孔子家语·致思》:“子路 进曰:由 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纷下蟠於地。 由 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
唐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诗:“今兹讨鲸鯢,旌斾何繽纷。白羽落酒樽, 洞庭 罗三军。”

⒋  指羽箭。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弯蕃弱,满白羽,射游梟,櫟蜚遽。”
郭璞 注:“以白羽为箭,故言白羽也。”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三:“留我一白羽,将以分符竹。”
宋 王安石 《阴山画虎图》诗:“逶迤一虎出马前,白羽横穿更人立。”

⒌  借指士兵。

唐 卢纶 《冬日登城楼有怀因赠程腾》诗:“君不见, 汉 家边将在边庭,白羽三千出 井陘。”
唐 法振 《河源破贼后赠袁将军》诗:“白羽三千驻,萧萧万里行。”

⒍  指羽扇。

唐 骆宾王 《宿温城望军营》诗:“白羽摇如月,青山断若云。”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史君 开府未浹旬,欲戴纶巾挥白羽。”
明 沉采 《千金记·游说》:“鼓旗扬,白羽一挥同发矢,黄龙三转倒拖鎗,倒拖鎗。”
清 曹寅 《途次示侄骥》诗之三:“可堪挥白羽,安事践青蒲。”

⒎  指羽书。又名羽檄。古代征调军队的文书,插鸟羽示紧急,故名。

清 洪昇 《长生殿·侦报》:“爷爷呵,莫待传白羽始安排!”
徐朔方 校注:“白羽,羽檄,古代徵调军队的文书。”

⒏  古邑名。在今 河南省 西峡县。

《春秋·昭公十八年》:“冬, 许 迁于 白羽。”
杨伯峻 注:“白羽 在今 河南 西峡县 西关外。”

国语辞典

白羽[ bái yǔ ]

⒈  白色的羽毛。

《孟子·告子上》:「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

⒉  用白色羽毛装饰的旗子。

《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武王左释白羽,右释黄钺,勉而自为系。」

⒊  箭。

《文选·鲍照·拟古诗三首之一》:「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

⒋  白色的羽毛扇。

唐·张巡〈守睢阳作〉诗:「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