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樗栎的意思

chū

樗栎


拼音chū lì
注音ㄔㄨ ㄌ一ˋ

繁体樗櫟

词语解释

樗栎[ chū lì ]

⒈  《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又《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曰:'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后因以“樗栎”喻才能低下。

⒉  用为自谦之辞。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樗櫟”喻才能低下。

《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
又《人间世》:“匠石 之 齐,至於 曲辕,见櫟社树……曰:‘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槨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
唐 欧阳詹 《寓兴》诗:“桃李有奇质,樗櫟无妙姿。”

⒉  用为自谦之辞。

宋 苏轼 《和穆父新凉》:“常恐樗櫟身,坐缠冠盖蔓。”
明 朱鼎 《玉镜台记·闻鸡起舞》:“下官樗櫟之才,岂足为元帅副。”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麻疯女邱丽玉》:“自慙樗櫟,仰託蔦萝,良所深愿。”

国语辞典

樗栎[ shū lì ]

⒈  樗和栎都是木质粗松的木头,虽大而无用。见《庄子·逍遥游》、《庄子·人间世》。后以樗栎比喻无用的人。

⒉  自谦无用之人。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卷三·麻疯女邱丽玉》:「自惭樗栎,仰托茑萝,良所深愿。」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