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敛衽的意思

liǎnrèn

敛衽


拼音liǎn rèn
注音ㄌ一ㄢˇ ㄖㄣˋ

繁体斂衽

词语解释

敛衽[ liǎn rèn ]

⒈  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check one's clothes;

⒉  指妇女行礼。

女敛衽作答。

(of woman) show one's respect by tidying up one's dress and sleeves; curtsy;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敛袵”。

⒉  整饬衣襟,表示恭敬。

《战国策·楚策一》:“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衽而拜,抚委而服。”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诸侯敛袵,西面而嚮风。”
晋 陶潜 《劝农》诗:“敢不敛衽,敬讚德美?”
宋 叶适 《李仲举墓志铭》:“深之 少余二岁,余从童子戏, 深之 儼然端默,余慙,为弃戏敛袵。”
明 方孝孺 《深虑论四》:“当七国之时, 周 虽已衰,使有贤主,如 宣王 者復出,赫然奋发,举 文 武 之遗典而修明之,诸侯有不敛衽而朝者乎。”

⒊  元 以后亦指女子的拜礼。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敛衽》、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十。

明 高廉 《玉簪记·假宿》:“我把秋波偷转屏后边,何处客临轩,敛衽且相见。”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田荔裳》:“女已入内,嚮生敛袵作礼。”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贤良女学校校长 何万淑 敛衽谨订。”

国语辞典

敛衽[ liàn rèn ]

⒈  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战国策·楚策一》:「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衽而拜,抚委而服。」
《文选·潘岳·秋兴赋》:「且敛衽以归来兮,忽投绂以高厉。」

⒉  古代女子所行的拜手礼,后为女子文言书信末尾表示敬意的用语。也作「裣衽」。

《聊斋志异·卷二·莲香》:「李敛衽曰:『如有医国手,使妾得无负郎君,便当埋首地下,敢复腼然于人世耶!』」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