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记识的意思

shí

记识


拼音jì shí
注音ㄐ一ˋ ㄕˊ

繁体記識

词语解释

记识[ jì shí ]

⒈  记下;记住;记得。

⒉  指记忆。

⒊  加标记。

⒋  指簿记。

引证解释

⒈  记下;记住;记得。

《书·武成序》“识其政事,作《武成》” 孔 传:“记识 殷 家政教善事以为法。”
《后汉书·郎顗传》:“时卒有暴风, 宗 占知京师当有大火,记识时日,遣人参候,果如其言。”
宋 宋祁 《益州谢上表》:“伏念臣早蒙记识,得籍近严,惟知悉心事君,未尝枉道从众。”
清 陈维崧 《仿长庆体次阮亭集中韵》:“记识 柔奴 面,纔扶阿母床。”

⒉  指记忆。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涓(崔涓 )性俊逸,健於记识。”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顷闻 夏英公 就试过,适天大风吹试卷去,不得所在,因令重作,亦得过,是乃造物者故显其记识华迈之敏妙尔。”
元 姚燧 《领太史院事杨公神道碑》:“童而读书,记识强敏,日数千言。”

⒊  加标记。

《杂宝藏经·莲花夫人缘》:“即以此篋,封盖记识,掷 恒河 中。”
清 姚元之 《竹叶亭杂记》卷四:“古人收藏名跡,多鈐以私印记识。”

⒋  指簿记。

明 陆粲 《庚巳编·临江狐》:“主人为其费财也,召责之。其人初抵讳,因请主人覆视记识,曾无亏漏。”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