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金粟的意思

jīn

金粟


拼音jīn sù
注音ㄐ一ㄣ ㄙㄨˋ

词语解释

金粟[ jīn sù ]

⒈  钱和粮谷。

⒉  “金粟如来”的省称。

⒊  桂花的别名。因其色黄如金,花小如粟,故称。

⒋  黄色花蕊。

⒌  比喻灯花、烛花。

⒍  首饰名。

⒎  山名。在陕西省蒲城县东北。唐玄宗泰陵在此山。

⒏  后世泛指帝王陵墓。

引证解释

⒈  钱和粮谷。

《商君书·去强》:“国好生金于竟(境)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竟(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悵念 襄 楚 二城,版筑之用,金粟与城齐矣。”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金粟之藏,按簿则有其名,关市之榷,摭实尽无其物。”

⒉  “金粟如来”的省称。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金粟 来仪, 文殊 戾止。”
前蜀 贯休 《和韦相公见示闲卧》:“堂悬 金粟 像,门枕御沟泉。”
宋 张元干 《西江月·和苏庭藻》词:“且作大真游戏,未甘 金粟 龙钟。”

⒊  桂花的别名。因其色黄如金,花小如粟,故称。

宋 范成大 《中秋后两日自上沙回闻千岩观下岩桂盛开复檥石湖留赏一日赋两绝》之一:“金粟枝头一夜开,故应全得小诗催。”
明 徐霖 《绣襦记·闻信增悲》:“看繁英金粟乱开,美人玉纤轻折采。”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卷一:“不多金粟散天香,应共荷花斗靚妆。”

⒋  黄色花蕊。

宋 梅尧臣 《梅花》诗:“坠萼谁将呵在鬢,蕊残金粟上眉虫。”

⒌  比喻灯花、烛花。

唐 韩愈 《咏灯花同侯十一》:“黄里排金粟,釵头缀玉虫。”
明 刘基 《正月十五夜灯花大开作》诗:“夜寒衾冷漏声迟,卧看琼枝绽金粟。”
清 许光治 《阅金经·烛花》曲:“絳蜡银荷拥,翠盘金粟丛。”

⒍  首饰名。

唐 杨炯 《老人星赋》:“晃如金粟,灿若银烛。”
唐 温庭筠 《归国遥》词:“鈿筐交胜金粟。”
华锺彦 注:“鈿筐、金粟,皆头饰也。”

⒎  山名。在 陕西省 蒲城县 东北。 唐玄宗 泰陵 在此山。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厘革》:“玄宗 尝謁 桥陵,至 金粟山,覩岗峦有龙盘凤翔之势,谓左右曰:‘吾千秋后,宜葬此地。’”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三·蒲城县》:“金粟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山有碎石,若金粟然, 唐玄宗 葬此,曰 泰陵。”

⒏  后世泛指帝王陵墓。

明 李东阳 《中元谒陵遇雨》诗之十:“鼎湖 龙作雨, 金粟 鸟呼风。”

国语辞典

金粟[ jīn sù ]

⒈  灯花。

唐·韩愈〈咏灯花同侯十一〉诗:「黄里排金粟,钗头缀玉虫。」

⒉  相传是维摩诘的前身。参见「维摩诘」条。

南朝梁·陆倕〈志法师墓志铭〉:「欲化毗城,金粟降灵。」

⒊  桂花的别名。参见「木樨」条。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