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库网

www.ziw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玉牒的意思

dié

玉牒


拼音yù dié
注音ㄩˋ ㄉ一ㄝˊ

词语解释

玉牒[ yù dié ]

⒈  古代帝王封禅、郊祀的玉简文书。记载帝王谱系、历数及政令因革之书。至宋代,每十年一修。神仙名籍。泛指典册、史籍。指佛道之书。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封禅、郊祀的玉简文书。

《史记·孝武本纪》:“封 泰山 下东方,如郊祠 泰一 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祕。”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郊禅》:“开元 十三年, 玄宗 既封禪,问 贺知章 曰:‘前代帝王何故秘玉牒之文?’ 知章 对曰:‘玉牒本通神明之意,前代帝王所求各异,或祷年算,或求神仙,其事微密,故外人莫知之。’”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祈福不劳藏玉牒,礼天须至用金泥。”

⒉  记载帝王谱系、历数及政令因革之书。至 宋 代,每十年一修。

《新唐书·百官志三》:“﹝ 宗正寺 ﹞知图谱官一人,修玉牒官一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玉牒修书,始於 大中 祥符,至於 政 宣 而极备……编年以纪帝系,而戴其历数及朝廷政令之因革者,为《玉牒》。”
明 何景明 《寄樊国宾》诗:“业绍青緗旧,名沾玉牒香。”
爱新觉罗·溥仪 《我的前半生》第九章:“我曾根据一九三七年修订的‘玉牒’和妹妹弟弟们提供的材料,做过一个统计。”

⒊  泛指典册、史籍。

《文选·左思<吴都赋>》:“鸟策篆素,玉牒石记。”
张铣 注:“玉牒、石记,皆典策类也。”
《文选·张协<七命>》:“生必耀华名於玉牒,没则勒洪伐於金册。”
李周翰 注:“玉牒、金册,并国史也。”

⒋  指佛道之书。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玉牒记》云:‘天下悠悠,皆可长生也;患於犹豫,故不成耳。’”
隋 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前佛后佛,谅同金口;即教当教,寧殊玉牒。”
《云笈七籤》卷七:“三元布经皆刻金丹之书,盛以自然云锦之囊,封以三寳神之章,藏於九天之上大有之宫,谓之玉牒金书。”

⒌  神仙名籍。

唐 韦应物 《萼绿华歌》:“有一人兮升紫霞,书名玉牒兮 萼緑华。”

国语辞典

玉牒[ yù dié ]

⒈  古代帝王举行封禅礼时用来告祭上天的文字。

《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泰一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封禅》:「固知玉牒金镂,专在帝皇也。」

⒉  皇族的谱系。

《儒林外史·第八回》:「听见左右的人说,宁王在玉牒中是第八个王子。」

⒊  泛称国史、典册。

《文选·张协·七命》:「生必耀华名于玉牒,没则勒洪伐于金册。」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